发布日期:2019-11-08 08:00
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;土地也开始冻结;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。 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”,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,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。 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。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”——《黄帝内经》 冬季天气寒冷,万物都处于收敛闭藏的状态,动物要冬眠,树木叶落。冬天的作息安排,应该是早睡晚起,避开阴寒之气,等太阳升起,有了阳光再出来活动。 自立冬开始,天气之间阳气由收变敛,由降变藏。人感应天地气机变化,身体的阳气亦渐敛藏于肾水之中。肾精是人体的根本,所以冬日养生当重视阳气的敛藏,无扰乎阳,无耗其精。秋天要预防的是秋燥,冬天要预防的就是冬寒。寒邪的主要发病特点是凝滞、收引,所以人中了寒邪以后会不由自主地蜷缩,会打哆嗦。严重地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,就出现了冻疮和冻伤。寒从脚下生,冬天想要御寒,首先要注意腿脚的保暖。穿厚的袜子,底厚一些的鞋;北方的冬日里只穿一条裤子的人,那是在动用自身的阳气在抵抗寒冷啊,天长日久,阳气就会被消耗得越来越多;精神方面要安定心神,不思虑太多,以免妄动相火,伤精扰阳。减少消耗其实就是在清补了。在饮食方面不可一味地大补,肉类要有节制地吃,也要适当吃些应季的蔬菜和水果来预防燥火。尤其是北方有暖气的地方,虽然屋里温暖了,但是环境更干燥了,要特别注意,可以经常喝些滋润的汤和粥类,乌梅白糖汤也可以经常煮来喝喝。 冬天不闭藏的结果,就是先耗伤自己宝贵的阳气,接着就是身体整体免疫机能下降,寒邪侵入身体,有人会反复感冒发烧,有人会出现经常的肌肉骨骼疼痛,有人面部出现黑斑,会出现瘀血的各种症状,还会导致人出现阴寒抑郁等负面情绪。冬天的闭藏会影响到来年一整年的生命质量。 防寒保暖 寒邪不仅可以诱发感冒、咳嗽,进一步侵入,还可以造成瘀血血栓,形成肺栓塞、心梗、脑梗等危及老年人生命。冬季对于老年人的健康要特别重视,一定要做到防寒保暖。太阳好的时候,晒晒后背,每天晚上睡觉前泡泡脚,对于阳虚的人以及老年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。 晒后背 保暖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后背膀胱经,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足太阳膀胱经。北方的火炕、南方对着火塘烤后背、在阳光房晒后背,都是温煦膀胱经的好方法,直到全身发热,打出几个喷嚏来,达到驱寒的目的。 浴足祛寒法 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泡脚有助于睡眠,尤其是感受了风寒以后,泡脚可以很快地帮助身体驱寒。受了风寒以后,泡脚时可掺入生姜、花椒。生姜性温,有助于驱寒;花椒性温热,可温中止痛、祛湿散寒、活血通络。泡脚时要保持水温,但也要注意水不要过热,不要泡太久。泡到额上微微汗出最好,因为额头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,额头出汗说明热气已温暖到脏腑经络,周身舒适,寒气得除。 进入冬天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雾霾天日益增多。家里尽量至少备一台空气净化器,外出尽量戴口罩,减少雾霾对身体的影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