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食同源系列之“山茱萸”

发布日期:2024-09-13 08:00

山茱萸,别名药枣、萸肉、实枣儿,俗称枣皮,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。现主产于我国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南等省,朝鲜、日本也有分布。山茱萸中含有多种糖类、环烯醚萜类、鞣质类等化学成分,具有调节免疫、抗炎镇痛、降血糖、强心、抗衰老等作用。山茱萸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,也经常用于保健、食疗组方,配合其他食材煮粥、熬汤或调酒食用。山茱萸还能加工成为功能性保健食品。因其突出的抗菌活性,山茱萸多糖提取物能作为原料添加于日化肥皂中,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。

《药典》记载:山茱萸味酸、涩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益肝肾,收涩固脱。用于眩晕耳鸣,腰膝酸痛,阳痿遗精,遗尿尿频,崩漏带下,大汗虚脱,内热消渴。综合典籍记载,可以将山茱萸的功效归纳为以下几点:

补益肝肾

山茱萸酸温质润,入肝、肾经,善能补益肝肾,其性温而不燥,补而不腻,既能补肾益精,又能温肾助阳。《药性论》曰其能“补肾气,兴阳道,添精髓,疗耳鸣”。

收涩固脱

山茱萸可用于治疗遗精滑精,遗尿尿频。《本草新编》曰:“山茱萸补肾水,而性又兼涩,一物二用而成功也,推之而精滑可止也,小便可缩也。”本品味酸而涩,既能补肾益精,又能温肾助阳,补中又可固肾涩精缩尿,治肾阳不足,下元不固之遗精、滑精、腰酸者,常与补骨脂、当归等同用,如《扶寿精方》之草还丹。

治崩漏下血,月经过多  

山茱萸用于治疗崩漏下血,月经过多。《药性论》曰本品能“止月水不定”,此乃取其补肾固涩之功。山茱萸入于下焦,能补肝肾,固冲任,固经止血,可用于妇人肝肾不足,冲任亏损而崩漏下血,或月经过多者,常与熟地黄、当归、白芍等同用,以养肝血,补肾固经,如《傅青主女科》之加味四物汤。

治大汗不止,体虚欲脱

山茱萸可用于治疗大汗不止,体虚欲脱本品气薄味厚,酸涩收敛,又能收敛止汗,补虚固脱,张锡纯谓“萸肉既能敛汗,又善补肝,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,服之最效”。可用于久病虚脱或大汗、误汗之大汗淋漓、肢冷、脉微阳气欲绝者,常与人参、附子、龙骨等同用,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之来复汤。

炮制工艺

山茱萸育苗到结果需培育6-7年,15-20年为盛果期。9-11月上旬果产呈红以时成熟,分批采摘,切忌损伤花芽。加工方法可用水煮法;将红以新鲜果置沸水中10-15min,及时捞出浸冷水,趁热挤出种子,将果肉晒干或烘干即成。亦可用机械脱粒法,挤出果肉干燥。

炮制方法有酒制和蒸制:

1、山茱萸肉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及残留核,洗净,晒干。

2、酒山茱萸肉:取净山茱萸肉,用黄酒拌匀,待酒被吸尽,装罐内或适宜蒸器内,密闭,放水锅内,用武火加热,隔火炖或笼屉蒸至色变黑润,取出干燥。每山茱萸肉100kg,用黄酒20kg。

3、蒸山茱萸肉:取山茱萸肉,置笼屉或适宜的蒸器内,先用武火,待“圆气”后改用文火蒸至外表呈紫黑色,熄火后闷过夜,取出干燥。

养生吃法

1.山茱萸粥

原料:山茱萸20g,粳米100g,白糖适量。

做法:先将山茱萸肉洗净,去核,与粳米同入砂锅煮粥,待粥将熟时,加入白糖,稍煮即成。

功效:补益肝肾,涩精敛汗。

2.山茱萸牛肉汤

原料:牛肉250g,龙眼肉10g,黄芪15g,山茱萸10g,绿豆苗少许酒、盐适量。

做法:先将牛肉切片,用水煮成清汤,去除泡沫和浮油,再放入黄芪、山茱萸、龙眼肉煮至水减半即可。最后入酒、盐调味,再配入豆苗,煮熟供食。

用法:食肉喝汤。

功效:主要治疗牙周病气血不足型,表现为牙龈色淡白。

3.山茱萸保健啤酒

原料:山茱萸果实,大麦麦芽,啤酒酵母。

做法:山茱萸果实除杂,清洗后,加入大麦麦芽和啤酒酵母发酵即得。

功效:补肝肾,益精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