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12-24 08:00
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“国老”,并言:“此草最为众药之王,经方少有不用者,犹如香中有沉香也。”“国老”,即帝师之称。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,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所释:“诸药中甘草为君,治七十二种乳石毒,解一千二百草木毒,调和众药有功,故有‘国老’之号。” 在医圣张仲景的著作《伤寒论》中有这样的记载,“少阴病二三日,咽痛者,可与甘草汤”,意思是如果出现咽喉疼痛而且属于中医认为的少阴病的情况时,可以服用甘草水来治疗,可见甘草是一味很好的利咽喉、止疼痛的草药。但甘草的作用远不止这些。中医认为甘草同人参、黄芪等药同类,均归类于补气药中,可见甘草适用于虚人,以补虚为主。具体说来,其作用有补心脾气,止咳祛痰平喘,缓急止痛,清热解毒,调和药性。所谓调和药性,指的是方剂配伍中,如果加入一味甘草,就可以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(偏性),而且甘草味甜,可以加强汤药的口感,所以甘草又有“和事佬”之称。 ![]() 甘草的主要作用 1.补脾益气 甘草能够增强脾胃功能,对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、腹泻、四肢乏力等症状有显著效果。它补中益气,为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。 2.清热解毒 在中医上,甘草常被用于清热解毒,对于降心火具有很好的效果,还能够有效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垃圾,有利于身体健康。 3.祛痰止咳 甘草中的甘草甜素能够增加黏液分泌,稀释痰液,有助于痰液的排出,从而缓解咳嗽、咳痰等不适症状。 对于支气管炎、肺炎等疾病的治疗,甘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 4.缓急止痛 甘草还具有缓急止痛的作用,对于跌打损伤、扭伤、烧伤等情况引起的疼痛现象,甘草能够发挥一定的镇痛效果。 5.调和诸药 甘草还具有缓和药性、调和百药的作用。 在中药配方中,甘草常被用来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,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,同时增强其他药物的疗效。 ![]() 生甘草和炙甘草怎么用? 目前药房中甘草分生用、蜜炙两种,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,比如咽喉肿痛、口舌生疮都可以;炙甘草性温,偏于补气补虚。生甘草,是直接晒干切片制成饮片。因期间不再加工制作,故得先天之性最强。外赤而内黄,离包坤土,得土中阴气最强,其味甘而性凉,长于清热解毒,缓急止痛。蜜炙甘草,为甘草炮制过程中加入蜂蜜炮制而成。甘草本身味甘,现又兼得蜂蜜甘味,其甘之味大于炒甘草,性温而不燥,在补中气之余又能润肺止咳。中医临证开方时,都很注意甘草的生用与炙用,凡是药方中写“甘草”者,药房均按生甘草抓药,凡药方写“炙甘草”者,当然按炙甘草抓药。当病人脾胃虚弱时,往往要用炙甘草,这是因为甘草用蜜制过,其温补之力增强,甘入脾,脾胃虚弱之人本就喜甜食,炙甘草味甜,一举两得。 甘草养生可以这样吃! 1、甘麦大枣馒头 材料:大枣100g,生甘草50g,面粉500-1000g。 做法:生甘草煮水去渣,和面,大枣100g做枣泥,掺入面中,揉至表面光滑。盖布发酵,发酵后揉匀排掉气体,制成圆形面坯。蒸好后即可食用。 甘麦大枣馒头对于一些无故悲伤、动辄哭泣或精神压力大的女性有效,她们往往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烦躁、紧张又莫名悲伤,这时,不妨试试甘麦大枣馒头。 2、芍药甘草茶 原料:芍药10g,甘草5g 做法:将上述两药研末,将研好的末放置于保温瓶中。以适量沸水冲泡。再加盖焖15分钟即可。 用法:服用时去渣代茶频饮。胃肠有实热积滞者忌用。 功效:缓急止痛。方中芍药具有镇静、镇痛和松弛平滑肌等作用:炙甘草能缓急止痛。本方主治腹部挛痛及脚腿挛急疼痛,如胃肠神经痛、胃炎消化性溃疡疼痛及腓肠肌痉挛等。 3、陈草蜜膏 原料:陈皮、甘草各100g,蜂蜜适量 做法:用清水将陈皮、甘草洗净,再用适量水将其泡发。将药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。大约每20分钟取煎液1次,加水再煎共取3次。 然后合并煎液,再以文火煎熬浓缩成稠膏时,加入大约1倍的蜂蜜,熬至滚开后停火,放在一边,等待其自然凉后装瓶备用即可。 用法:每日2次,每次1汤匙。 功效:补中益气、行气健脾可用于治疗胃、十二指肠溃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