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04 08:00
夏至过后,暑热加剧,最易出汗! 中医理论认为“暑热伤气”,大量出汗会耗散心阳,导致气短乏力、心慌自汗等气虚症状。黄芪作为“补气诸药之最”,此时饮用如同给身体安装“天然空调”——但单用黄芪易上火,巧妙配伍却能功效翻倍! 阳气外泄,内虚暗生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体表,脏腑犹如被掏空的仓库。此时汗出如雨,中医称为“气随津泄”,易致:心气虚:心慌气短、动辄大汗;脾气虚:腹胀便溏、食欲不振;肺气虚:反复感冒、久咳不愈; ![]() 黄芪的夏至使命现代研究证实:黄芪含黄芪多糖、黄酮类化合物,具有三大夏至优势: 1.增强汗腺调节力,减少无效大汗(固表止汗) 2.提升细胞携氧能力,缓解胸闷气短(补气升阳) 3.促进钠钾平衡,预防夏季低钾性乏力(利水消肿)关键提示:单味黄芪泡水易上火!不过超过30%人群单喝黄芪出现口舌生疮,配伍使用才是王道。 三伏天黄芪怎样搭配 初伏:黄芪+山药,连喝三天停两天 中伏:黄芪+薏米,喝两天停三天 末伏:黄芪+枸杞,隔天饮用 注意,湿热体质、阴虚火旺体质、孕期、经期、高血压患者、感冒发烧期间、有自身免疫病的人禁用。配伍四忌(破坏药效组合)萝卜破气、绿豆寒凉、浓茶鞣酸、杏仁毒性,均会抵消黄芪功效。 几招教你辨别优质黄芪 长期以来,黄芪凭借高性价比、微甜的口感霸占着各大购物平台日常养生头榜,平民人参的名头不容小觑。 可一些商家鱼龙混杂,劣质黄芪充斥市场,想买到好黄芪还是很不容易的,今天就给大家分享选购经验。 ①看外观:认准金盏、银盘,要有紧致菊花心;表面呈现微微黄,颜色均匀。黄芪“药材”一般按直径分等级。圆片、瓜子片、柳叶片是根据外观命名,和等级优劣无关。购买时应过中心(髓部)画一条最短直线,按线的长度来判断其等级。 另外购买时,应避免买压片!黄芪压扁后,外观改变,优劣难分,而且营养易流失。 ②摸质地:摸起来质地饱满,中间木部松泡,不易折断。 ③尝味道:好的黄芪,嚼之甘甜,且闻起来豆香味浓郁,熏过硫的会发酸。 ④看产地黄芪的用药历史可追溯到汉代,《神农本草经》就有相关记载。历代本草书籍记载,黄芪主要产于四川,陕西、甘肃等地。民国以后黄芪产地扩大至东北三省,并因药材需求增加出现了多个黄芪产区,至今仍以山西、内蒙古所出黄芪为佳。 除了假冒伪劣,我们还要担心二氧化硫、重金属、农药残留等问题,因此建议大家购买黄芪时,一定选择正规大厂生产。 李良济的黄芪,选自内蒙古道地黄芪,足龄大片,味甜、皮厚。在炮制时,选取主根中心切片,直切不压片,营养不流失!片大饱满,顽皮淡棕黄色,片形均匀、饱满完整,直径在1厘米以上。纹理自然清晰,切片大小均匀,切面有放射纹理,天然无添加。味道浓郁清香,味微甜,咀嚼有豆腥味。有专业质检,让您喝得放心。 ![]() 黄芪除了煮水泡水喝,还能做成养生药膳,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生于1917年,于2015年去世,享年98岁。他曾分享过,自己体力不支。疲劳、消瘦,30多岁身体就有点垮,目前就给他熬制黄芪粥,喝了一段时间,他逐渐感觉不到疲劳了,精神比较好了。 1、黄芪粥 食材:绿豆、薏仁、扁豆、莲子各50克,大枣30克,枸杞10克,黄芪250克。(这是一个人5天的量) 制作方法:①把黄芪放到沙锅里,加适量水先泡20分钟,然后煮15分钟,把水倒出备用,再加一碗水,煮开之后也倒,最后把这些水合在一起,用这个水去煮粥。②把绿豆、薏仁、扁豆、莲子、大枣清洗干净,倒进沙锅,再倒进黄芪水,盖上盖,开大火,煮开之后换小火煮40分钟,把洗干净的枸杞倒进去,再煮10分钟即成。 食用方法:· 煮出来的粥是五天量,可一次由五个人分食;也可分五天食,存入冰箱,食用时取出加温即可。每天吃一碗,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。另外,如果人数不定,煮粥材料也可按比例增减。 功效:补益五脏,甚能缓解疲劳。 2、黄芪鳝鱼汤 原料:黄芪30g,鳝鱼300g,生姜1片(切丝),红枣5枚(去核)大蒜2个。 做法:黄芪、红枣洗净,大蒜洗净、切段。鳝鱼去肠、洗净、斩件。起油锅放入鳝鱼、姜、盐,炒至鳝鱼半熟。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,加清水适量,武火煮沸后,文火煲煮1小时,调味即可。 用法:佐餐食用,饮汤吃鳝鱼肉。功效:补气养血、健美容颜。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、消瘦疲乏等。 3、黄芪牛肉粥 原料:炙黄芪30g,牛肉100g。大米30g,大枣10枚,食盐适量。 做法:将牛肉切成小丁同炙黄芪放入锅中,煮半小时后去除黄芪。然后再加入大米,用文火煮成稀粥,调入食盐即可。 用法:温服,每日1-2次。 功效:补脾健胃、益气固表、调和营卫。用于脾胃气虚饮食减少、体倦肢软、少气懒言面色苍白、大便稀溏、脉大而虚软等症。 |